他已经受够了半梦半醒之间的拉扯,那些残留的痛、碎片般的对话、背影、画面,全像是凌迟般的折磨。
如果治疗真能让他彻底脱离那些东西,那就治吧。
他不再想知道“她是谁”。
不想再在半夜惊醒后问自己。
“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!”
更不想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心悸—只因为看到一幅熟悉的画,一张落叶,一串名字。
这些情绪他已经受够了。
手术室里灯光雪亮。
他躺在手术台上,安静如一具静置的模型。
医生戴上脑部诱导装置,调试信号连接,冷静地对身边助手说。
“启动第二阶段。
情绪识别回路重点清理,连接区域C5、C7、E1……”
他听得见,却没有任何情绪波动。
他甚至在想。
“这是不是就是人彻底放弃自我之前的状态!”
像极了安乐死。
不是身体的死亡,而是情感意义上的终结。
这一次的治疗重点是彻底建立“心理排斥模型”。
不是简单的删除,而是要在他的潜意识里种下一套完整的“保护机制”—一旦遇到某些关键词、画面、气味、人名,即便不认得,也会自动排斥、警惕、远离,甚至产生轻微的情绪防御和负面联想。
“情绪厌恶反射”建立成功之后,就算他再见到那个人,也不会再想靠近。
更不会再为她心痛。
手术完成后,他在无意识中沉睡了整整三十六小时。
没有梦。
没有声响。
只有一片极致的安静,像是真正被拉进了另一个世界。
医生说,这是“最成功的一次诱导”。
他醒来的时候,窗外是深灰色的天,病房安静得像一口井。
林清浅站在床边,手里拿着一张报告,语气平稳。
“你状态很稳定,应该不会再出现之前那些不适了!”
顾承泽坐起来,活动了一下手腕,点点头。
“我感觉……干净了!”
林清浅笑着,眼里藏着压抑了很久的欣慰。
“你现在是最好的状态!”
“没有梦,也不会再有!”
他淡淡地“嗯”了一声,没有再说话。
他回归工作之后,整个人像换了壳。
更冷静、更高效,几乎不带情绪。
合作方私下里说。
第135章 真的撑不住了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